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35篇
  免费   299篇
  国内免费   214篇
林业   1261篇
农学   219篇
基础科学   57篇
  617篇
综合类   1609篇
农作物   148篇
水产渔业   44篇
畜牧兽医   225篇
园艺   81篇
植物保护   87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92篇
  2021年   106篇
  2020年   106篇
  2019年   136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152篇
  2016年   180篇
  2015年   171篇
  2014年   205篇
  2013年   223篇
  2012年   307篇
  2011年   277篇
  2010年   235篇
  2009年   237篇
  2008年   230篇
  2007年   227篇
  2006年   168篇
  2005年   156篇
  2004年   113篇
  2003年   92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86篇
  2000年   103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74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沙罗竹为大中型丛生竹类,生长较好的天然竹林主要集中分布在云南河口——屏边大围山海拔500 m地区的沟谷地带,面积约5 000 hm2,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该文对其林分的密度、直径、生物量等因子变化规律及其相互关系首次进行了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72.
Reconstruction in twenty single-cohort stands across five climax series on the eastern slope of the Washington Cascade Range found a variety of species combinations and development patterns. Western larch (Larix occidentalis Nutt.) and lodgepole pine (Pinus contorta Dougl. ex Loud) were found to be very competitive species that usually occupied a dominant position in stands in the Abies grandis, Abies lasiocarpa, and Tsuga mertensiana climax series. Interior Douglas-fir (Pseudotsuga menziesii var. glauca (Mirb.) Franco) was found in all five climax series and, although its height growth was less than that of western larch or the lodgepole pine, it was usually found in the upper stratum.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site classification based on climax potential should be used cautiously when applied to young stand management decisions regarding seral species. For exampl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n Abies grandis, and a Tsuga mertensiana climax series is quite large in terms of potential productivity but in either case western larch, if present, will likely dominate these stands.  相似文献   
73.
不同密度30年生马尾松林分生产结构与现存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不同密度30年生马尾松人工林调查的结果表明:平均胸径随立木密度的增大而减少,平均树高受立木密度的影响较小;干、枝、叶和根等林分现存量随立木密度的增大而减少;单位叶量的材积生产力随立木密度的增大呈抛物线状态。  相似文献   
74.
基于林分尺度的3-PG模型原理,在考虑单木林分生理生态过程的基础上,改进了生物量积累和分配子模型,建立适应于单木生长的生理生态过程模型,实现基于单木过程模型的林分生长预测。选择胸径和树高生长量2个指标与实测值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改进模型对胸径和树高生长量的模拟平均精度分别为95.57%和91.16%,均明显高于3-PG模型对应的89.4%和85.18%的平均模拟精度,改进模型的模拟精度显著提高,模拟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75.
陈养根 《防护林科技》2005,(5):32-33,86
通过福建中部山地引种木麻黄造林试验,5 a的研究结果表明:木麻黄无性系与实生苗造林保存率都较高,分别达到98.15%和96.8%,差异不显著。试验还表明,采用木麻黄无性系造林,其树高、胸径、材积的生长明显优于木麻黄实生苗的生长速度。前者比后者三项主要指标的生长量增加25.0%、26.5%和94.2%,差异较为显著。采用木麻黄优良无性系造林,其林木干型通直、冠幅大、林相整齐;应用实生苗造林,个体分化较大、生长参差不齐。  相似文献   
76.
嘉兴市共有十五种栽培竹种,其中以毛竹、早竹、嘉兴雷竹、花哺鸡竹、乌哺鸡竹、红竹等6种为主,竹林面积占总面积的95%以上。从1987年到1990年通过调整结构,改善生长条件,完善采收技术等措施,建立了一个31.12亩丰产样板竹林。平均亩产、最高亩产分别为548.7 kg和1121 kg,亩均产较改造前和对照平均增加5倍。样板林经济效益显著,投入与产出之比达1:9.88。  相似文献   
77.
福建柏林分密度控制图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福建省福建柏人工栽培区和自然分布区的387块标准地资料,运用最大密度法则和江希钿提出的密度效应模型,绘制出由等树高线、等直径线、最大密度线、等疏密度线和自然稀疏线构成的林分密度控制图,结果表明图式模型具有使用简便、直观等优点,可在林分密度管理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8.
山海关林场保存了解放前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营造的麻栎人工林,年龄为50年、20~30年不等。多长在海拔100~500m的阳坡上。50年生人工林,生长好者,平均高可达18m、平均胸径22cm。 还有些麻栎与栓皮栎、麻栎与油松、麻栎与槲树等的混交林。重点研究了林分的结构。麻栎对土壤水分的反应极为敏感,生长在山坡下部和沟谷上的麻栎,明显优于生长在山坡上部者。麻栎不如栓皮栎更耐干旱瘠薄的土壤。  相似文献   
79.
杨树混交林地土壤微生物与酶活性的变异研究   总被引:39,自引:2,他引:39  
孙翠玲  佟超然 《林业科学》1997,33(6):488-497
对北京大兴县林场和河南省民权国营林场2块试验林,面积分别为1.86hm ̄2和3.2hm ̄2,连续四年(1992-1995)进行土壤微生物与酶活性定位观测和定量分析,研究杨树不同混交模式土壤微生物和土壤酶活性的变异及其对土壤营养元素含量和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杨树混交可以提高林地土壤微生物数量,5种处理间存在差异(P=79%)。(2)不同混交处理,土壤酶活性存在差异(P=87%),其中转化酶、磷酸酶在A、C处理中增长较明显;5种酶活性之间差异极显著(P>99%)。(3)杨树混交林的土壤营养元素、土壤微生物、酶活性与林地生产力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80.
樟树林生态系统中多环芳烃含量和分布特征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利用气相色谱仪 (GC)对樟树林生态系统中植物体各器官和林地土壤的多环芳烃 (PAHs)进行定性和定量测定。结果表明 :乔木层樟树各器官中树皮的PAHs含量最高 ,为 86 4 1μg·kg- 1 ;树干最低 ,为 2 84 3μg·kg- 1 ;其他依次为籽实 (75 2 0 μg·kg- 1 ) >树根 (7115 μg·kg- 1 ) >树枝 (5 35 2 μg·kg- 1 ) >树叶 (4 4 81μg·kg- 1 )。樟树林生态系统中PAHs含量空间分布为 :枯枝落叶层 (92 35 μg·kg- 1 ) >乔木层 (5 995 μg·kg- 1 ) >草本层 (36 31μg·kg- 1 ) >土壤层(14 6 6 μg·kg- 1 ) >灌木层 (2 4 5 μg·kg- 1 )。与无林地土壤的PAHs含量 (3470 μg·kg- 1 )相比 ,樟树林土壤的PAHs含量低 5 0 %以上。同时 ,随大气降水进入樟树林的PAHs,经过林木的吸附和降解后 ,林内降水和地表径流的PAHs种类和含量明显减少 ,说明樟树林生态系统对PAHs具有吸附和降解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